很开心能够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的经验。虽然不是高分选手的经验贴,但是我这可以作为上岸选手的“避雷”帖。所以大家可以在我这里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我踩过的坑大家就不要踩了,大家好好学习,争取一起高分稳稳上岸!贸大等你哦!

(一)自我能力介绍(这部分主要是学弟学妹们可以根据我这边的情况,适当评估自己现阶段水平,清晰定位很重要哦!)

我认为很有必要介绍一下我去年备考之前的水平,如果有情况差不多的学弟学妹可以参考一下。
作为本科小语种的学生,我是有很多短板的。在数学方面的话,我在本科期间只修读了大学数学,并没有学习其他数学课程,也就是说高数、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我全都是零基础的情况,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其实大学数学当时是大一的课程,几乎全都忘记了。因为只有那么一门数学课,后面没有继续的数学方面的要求,所以不得不承认,我的数学的基础是很差的。在写作方面,尽管我高中是文科生,但其实议论文的写作能力也并不强。思维的逻辑性很差。所以,在396方面,不论是数学逻辑还是写作,都是我从零开始的一个状态。
因为对国际商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所以说专业课的方面,我在大二大三有选修过相关的课程。但只是出于兴趣,并没有像国贸专业的同学那样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也没有深入全面的理解。所以说我的专业课基础方面能力也一般,只是对部分知识有一个大概的掌握。
英语一直是我的弱项,高考英语成绩120+,英语四级和六级580+。因为不是很喜欢背单词和做语法练习,总认为英语的学习没有太多成就感,因此英语的学习任务总是一拖再拖。整体上来说,这次备考过程中我也有一定的松懈,最后并没有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我很有信心可以给学弟学妹们做一个反面的案例来供大家避雷我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因为高中是文科生的缘故,所以政治的话我还是十分认可我的能力的,再加上我们选择报考国际商务的同学,对自己的背诵能力肯定是有一定的自信心,所以我觉得政治方面的水平大家应该是还可以的,大家认真准备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

(二)投入情况和备考心路感受(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情绪的调节真滴很重要)

其实我是从二月份就开始准备,但是那时候一天只能学两到三个小时,主要是在学数学,因为前面也提到过,我的数学的基础比较差。因为我的课程比较多,大概是从四五月份才开始真正投入一天四五个小时的学习,开始学数学和专业课,但是由于学校没有开学,我在家上网课,其实效率很低。真正的开始学习应该是从七月底到八月初回到学校,在图书馆开始备考,那时候一天可以学八个小时左右,直到最后冲刺阶段我也没有一天学够12小时。我不是那种一天可以学12到13个小时的人,所以说我这边的经验比较适合那些和我一样想要在尽量减少自己压力的同时又想要顺利一战上岸的同学。(可能不适合冲刺高分选手的学弟学妹)
我是那种学习受到心情影响很大的那种人,所以说情绪控制这边我还是比较有话语权的。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备考环境,我都做了以下事情:备考期间我是断绝了大部分的社交,关闭了绝大部分的社交媒体,比方说小红书、微博、微信朋友圈,我都进行了一定的屏蔽。于我而言,我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尽管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情绪波动(因为学习内容或者学习能力问题)但是我对自己及时进行了一个适当的调节,能够让自己在两到三天内迅速调整状态,回归专注的图书馆学习状态。所以说如果学弟学妹们在情绪方面有什么问题,我可以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认为自己有丰富的情感波动的经历,可以给大家提供经验,也希望大家能够减少内耗,专注学习。
印象最深的就是,到了冲刺后期,也就是说11月下旬的时候,因为当时疫情特别严重,没办法去图书馆,校园一直在处于一个严格封控状态,只能在宿舍学习(甚至我的肖四肖八都没有到货)。全寝室的人都挤在宿舍,每天的活动范围就那么一点,确实会产生一种很严重的崩溃心态,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十分的疲惫和煎熬。在适应了在图书馆那种学习状态之后,在考研前期有这样巨大的转变,于我而言实在是特别的严重的考验。幸运的是,我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向各位学长学姐寻求帮助,最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状态。所以说大家如果后续这方面有什么需求,我们都可以继续交流一下。

(三)如何确定学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的先后顺序是:专业-城市-院校。首先是确定专业,在确定了国际商务专业之后,我又确定了城市,可选择的城市主要是要考虑北京,因为本科就是在北京这边。然后有去看相关的学校,本来是打算去报考中国人民大学,但是通过对报录情况了解了以后,希望自己能够一战上岸,相比于二战给我的压力,我对人大的title感觉不是很在意,因此选择了对外经贸大学。因为目前来说,二战的人数逐年增多,尤其是清北人这些名校,我不想与他们去激烈竞争,更何况我是起步较晚且有点懒,我做了稳妥的选择。有些同学在大二、大三已经开始准备考研的事情了,我是到将近大四学年才开始准备的。跟大多数竞争者相比,我确实有一些劣势。
(四)备考教辅书(给大家康康我备考期间的参考书单:初试+复试)
专业课:王书+老生的资料
396:数学听网课看讲义+逻辑写作的相关书和资料+后期各大模拟卷


  英语:真题(随便买就行,哈哈哈)
 
政治:腿姐全家桶+肖四肖八
 

(五)课程选择(为什么我会选择老生研路?)

我对当时市面上的几家机构进行了一个收集整理和对比,主要是在提供的课程内容以及我需要的服务这两方面进行比较,最终选择了这个机构。
首先老生研路这边是能够提供一种我需要的课程规划和全程的一种跟踪检测,我觉得这样有助于减少我的懈怠心理,增强我这个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于我而言,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动力,同时他这个监测和进度规划让我的考研学习有迹可循,而不再为自己产生焦虑和内耗的心理。这样的话我在学长学姐的帮助下随时更新学习动态,提高学习效率,到最后也不至于会出现一些,滚雪球,填大坑的棘手问题,如果到最后才发现知识点有很多不能掌握的情况,就为时已晚了。
其次,客观上来说,这是一家专业化程度高并且专业能力强的地方。我当时选择他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个庞大的专业授课团队,而且选择的学姐都是高分上岸的学姐授课,这样的话,我可以获得一个跟着高手学习的机会。尽管我并不要求自己取得学姐那样的高分,只求上岸。但是我认为,或许考90分的人帮助我,我能够考80分,那如果考80分的人帮助我,那或许我只能考70分。所以说我是在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定位并且对自己的考研要求有着明确的定位之后,最终选择了在老生研路的陪伴下,去完成自己最后这八个月的学习。
最后,我认为是这边有非常完善的支持服务团队。我不仅在专业课方面可以得到非常专业且及时的解答,同时在一些后续的咨询以及其他方面(其实考研过程中琐事还挺多的,这些我们都可以交给专业的机构来解决)都可以得到非常及时的回复和专业且耐心的服务。我认为一个机构的这种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效率对一个人的心态还是蛮重要的,及时而有效的回复可以有助于提高我的学习效率,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六)专业课(专业课真的很重要,想要再多啰嗦几段,哈哈哈)

资料:王书+老生的各种资料+自己总结的资料
去年学姐滴背诵建议,偷偷给大家看一眼!
 
因为本科是小语种。而且。跟这一方面的内容涉及并不多,所以说专业课的复习是重中之重,而且里面有很多晦涩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理解掌握。
如果前面不能够很好的背诵的同学,可以相对来说打破章节的限制,先看后面那些比较具体的章节,前面是以起一个提纲挈领作用,可以后面再背诵第123章。4567是一部分,8-15是一部分,这些章节其实是比较具体的东西,我认为理解起来还不是有那么有难度。前几章的话,他们在整本书中占的体量也大,背诵的要求也非常高,可以相对来说暂时先放过自己。有一定了解,并不一定要求自己一开始就逐字逐句的严格去背诵,这可能对于刚接触这本书的同学来说是不现实的,很困难的,充满压力的。
可能因为这些知识比较生涩,再加上大家已经很久没有去背诵一本书,很久没有完成过这么庞大的背诵记忆工作任务量,所以说一开始可能会背诵速度慢,背了就忘,或者是心浮气躁,根本背不进去。我觉得可以有以下几个解决方案,首先就是在读书的时候,对每一句话都要找出它的重点所在,然后在每一段落中对这一段落内容进行概括,找出这一段中的关键句,在一个小节中对整个小节的内容进行概括,找出本小节所要介绍的几个知识点,然后再上升到这章,再上升到这整本书。通过这样的逻辑,以此类推,你可以去把握每一句话的重点,同时又不会忘记整本书的框架,这是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目前应该都是处于第一、二遍背诵书本的阶段,所以说千万不要问重点是什么,也不要去根据往年的真题去推测一些重点,当然你有这种意识是非常好的,因为我们学习就应该学会抓关键点,但是目前来说,你处于一个基础的阶段,你需要对整本书有一个通透的了解,更何况你也可以从历年真题中感受出,他有很有可能冷不丁地在某个地方考一个从来没有考过的知识点,让你在考场上手足无措。因此我认为从一开始你应该以全书为重点,扎实背诵,熟练掌握。如果说,你想要知道什么是重点的话,我觉得大概在11月份的时候,你心里自然就明了了。如果你现在就开始一味的自以为然地寻找背诵重点,等你模拟或者是在考场上,真的会后悔莫及。
时政:
大家可能会觉得时政有点高深莫测,不知道如何准备,现在有心去多多接触但是不知道具体如何下手,或者说觉得自己准备过程中浪费时间似乎也没有太多收获。不论如何,不必担心。给大家康康我们去年的部分资料,真滴很细致!
 
我是去年12月初才开始准备的时政(去年因为疫情封校,老生的资料始终无法收到,我最后快递是在考试前三天收到的,不过大家就没有这个烦恼啦。)虽然说大家不能学习我的时间线,但是由此可见你们完全没有必要为时政内容担心,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背诵好专业课的书。
在老生最后的资料里面,学长学姐都会帮你准备好相关的热点话题和专业性话术,学姐也会在课程里面给大家讲解使用和答题思路。资料还会从不同的角度模拟出题,从不同的地方对课本内容进行关联,完全可以实现梧桐的时政背诵。
时政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思维逻辑,就是以背诵的专业课书里面蕴含的逻辑框架为基础,通过联系当下时事热点,引用一些时效性强的专业话语答题,了解相关领域的企业的案例,就没问题咯!
!!!专业课小tips
在看书的过程中,你可以首先去看老师的这种目录中的思路和框架,之后根据自己的了解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来搭建属于自己的框架。这个框架他不是盲目的去照搬书上的那些小标题,而是根据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形成一个你自己知识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你可以做两个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去搭建一个脑图。 


这个APP你们都可以用一下,我觉得是比较方便的,而且他也可以进行插入一些相关的文件和图片辅助你进行理解。我在复试的时候,专业课内容都是通过复习脑图来进行巩固的,就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对书本的翻阅,最后在考场上回答问题也是从自己的这个框架中去提取。
至少我复试遇到的问题是没有在任何参考资料中遇到,所以我的这个办法不仅是可以让你初试取得更好的分数,也有助于你在复试中能够向老师展现你的这种思路,会得到老师的一种认可。可能他并不是想要你给他一个标准的答案,或者是你并没有办法(因为你不可能全面的去了解这些相关的题目的内容),但是你告诉老师我有一个思路,我具备学习和理解能力,这样的话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给老师留下不错的印象。
这是第一种思路,也是其实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长学姐,都会向我们提到的一种思路。第二种思路是我自己在准备的过程中,自己总结的,可能不是那么的成熟,当然,如果对你们有什么帮助的话,我也会非常的开心,所以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一下。
 
我的部分PPT内容,放在这里给大家参考具体的详细内容,如果你们有谁想要了解,我们也可以后续沟通。我当时自己总结出了一些书本中在不同章节中经常出现的,在平常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课程过程中老师会强调的专业名词。它们分别在不同的章节中会涉及不同的知识点,但是又非常的零散,把它归集到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对这个知识点非常体系化的认知。这种认知,一方面有助于你更好的去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你把这本书彻底吸收成了你自己的书。即使你有某一个知识点,有暂时的遗忘,但是不用担心到时候脑子一片空白,答不上来。你总归都会有话写的,因为你可以进行上下游知识的串联和迁移,这样的话是对你的综合题的回答,有很大的帮助。

(七)其他经验(一些杂七杂八你可能会关心的小问题)

学习方面:
对于专业课而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商务它是只有一本书,尽管大家都说它的难度很大,但是一本书至少给人看起来不是那么的恐怖,而且我在本科期间学习了相关的课程,虽然并不精通,但是对这些都有一些了解,因此于我而言并不是很难,所以说在专业方面还是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我需要做的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强制力去强制自己执行,去背诵,从而获得一个可以上岸的分数。
政治方面主要就是跟着市面上那几位比较优秀的老师,你选一个就可以了。
396方面因为我的能力较差,所以跟了很多老师,也出现了在不同阶段选择了不同的老师,也有比较复杂的一个备考过程,可能没有过多的经验分享。
但是专业课的话,我觉得后续可以出一期给大家好好的说一下,因为这方面我还是准备的较为充足,并且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还算可以。

个人感受:
前面已经跟大家了解到,其实一开始主要是学习数学,对专业课并没有太多的准备。从四月份开始加上了专业课,大概是从七八月份才开始真正的进入一个全面的复习阶段。我是属于那种投入时间不多,然后最后也并没有高分上岸,但是收获了一段不是非常痛苦,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的考研时光。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高效。因为你有这么多东西需要学习,你根本不可能学完;而且如果你拖延的时间越长,你的疲惫度就越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意向就越低。首先你要规定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事情,当然不能贪多嚼不烂,你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超出自己能力一定范围(例如多安排10%的任务)的情况下,去提升自己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这样的话,后面就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但是一旦开始就要严禁拖延!!!)。
我这边是有一个时间的整体用时的截图,以及各部分的时间分布,它记录了我绝大多数的时间,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
 
小技巧(忠告!)
我觉得备考的小技巧的话,就是将不喜欢的课程一定要放在前面先完成。因为首先你是因为畏难才不喜欢它;其次你越不喜欢它,你对它投入的时间就会越少,就越不重视;最后你会发现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你已经坐在考场上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就是在考场上知道的)。然而那些你喜欢的课程,你可以放到后面去学习。这样既能缓解你学习的疲惫,还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因为我们这四门课,我认为每一科都不能成为我们的短板,不然的话就会像我这样,最后极为的惊险上岸。
抱抱大家(不是鸡汤,但是管用)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专业和我们这个学校其实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火爆的,所以说竞争压力也会非常的大。但是你需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可以一战上岸。每年有很多双非院校的同学都可以顺利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只要你努力,就一定没有问题,一定要相信自己呀!所以说大家现在的阶段完全来得及!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取得一个自己满意的成绩,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然后坚定踏实的走下去。我也非常欢迎大家的到来。

(八)关于复试

因为我的初试分数很低,所以没抱着进复试的希望,就出了分数线之后自己准备的复试。因为复试的内容的话,无外乎就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专业课书。这些部分之前我都有上过相关的课,所以说这些内容我都是参考当时老师讲课的课件来进行了复习。因为那时候大概还有十几天就要复试了,报班儿的话感觉其实课程也没有时间看了。英语方面就根据当时对考试情况的预估,自己做了一些练习。以及最后和同学进行了几次模拟面试,就草草的上了考场,然后发现自己准备的那些一点都没有考到。但是就是因为一开始的话,其实我专业课掌握的还比较扎实,形成了自己的这种对整个专业的一个思路,所以最后即使是没有复习到,然后在这些题目的内容方面也可以做到有话可说,所以说你如果按照之前我说的那个思路去准备专业课的这本书的话,我觉得效果还是蛮不错的,至少不会给你拖后腿,甚至在复试的时候给你提供一定的帮助,因为你有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最后我是复试的成绩把我之前的总名次往上提升了不少,这样的话感觉就不会很冒险。